原标题:
让小区“钱袋子”晒在阳光下
福田东海社区“数字赋能”破解基层治理难题
“刚刚有人去物业管理处办了装修出入证,马上就显示小区收入20元。哪怕是业主在管理处打印了一张纸,收入几毛钱,都能即时看得到。”住在福田区东海花园二期的小区居民王汉春,登录手机小程序,仔细地看着自家小区的收支账单如数家珍——“6月蚊虫消杀物资和负一楼洗手液补充采购支出384.5元”“×栋×户物业费、专项维修资金收入668.15元”……“只要点开手机,钱花哪儿、收入多少,全都清清楚楚!”
谁承想,“钱袋子扯不清”一度是小区管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——小区财务信息未予公开,致使小区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不断,物业费拒缴率高达30%,物业费每年亏空超百万元。
如何破局?社区党委领着小区居民、物业专家、专业律师等,在小区楼门口、党群活动室召开多次联席会,大家伙儿一起找病根、寻良方。最后拍板:用科技让一切阳光起来!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社区党委联动居民中的“科技大咖”,立足小区实际,鼓捣开发出了智慧管理小程序。程序虽小,却是“五脏俱全”。对小区物业费、社区发展基金、慈善捐赠、公共收益等不同类型的资金,都一一建立电子台账,实施分类管理。小区共管账户收支明细,在小程序里实时滚动。修电梯、搞维护等大事,通过党员线上提议、居民评议投票等程序共同商议解决,扫码支付全程留痕。居民甚至还可以通过“财务公开”查阅近三年财务数据,包括物业合同履约进度、维修基金使用明细等28项核心指标。
不仅如此,小区还创新建立了“提-评-决-付”四步法资金使用流程,每个环节均生成数字存证,实现资金审批全流程可追溯、可审计。通过智能算法优化预算分配,公共维修资金管理成本降低了28%、使用效率提升了40%。同时,构建“阳光-增值-共享”发展闭环,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设立“小区活力基金”,将年度盈余的30%定向用于小区硬件升级、文化氛围营造、民生服务供给,形成“资金投入-品质提升-价值回报”的良性循环。
2024年,东海花园二期小区民生项目满意度达98.6%,居民物业费缴费率上升至98%,业主共有资金节余600余万元,用于建筑外墙、入户大堂、电梯轿厢、花园绿化等翻新改造,从源头减少了矛盾纠纷。
“算好物业小账,做优治理大账”,东海社区党委书记沈燕感慨地说,让居民从“看不到账”到“看得到账”,从“看不懂账”到“心里有数”,一个个科技手段的使用,一项项制度的建立,不仅堵上了小区物业“糊涂账”的漏洞,更让小区居民对社区“信任增值”,实现“活力共生”。
如今小程序的功能越来越多。比如,为破解小区停车难问题,小区给300多个车位装上“智慧眼”,哪里车位空闲,小程序里显示得一清二楚,谁家急需停车位,系统便能自动“配对”。自从用了这法子,停车位相关纠纷直降80%,业主还可以取得部分停车收益,既便捷又实惠。
“现在,只要一部手机在手,小区高空抛物看得见、消防水压看得见、电梯安全看得见。”沈燕说,未来还会增加燃气板块,让小区的燃气安全也一目了然。(记者 杨丽萍)

关注精彩内容